蜘蛛侠纵横宇宙,《蜘蛛侠纵横宇宙》已经上映,相信许多人看完电影,对于影片的结局产生一些疑惑,今天我也将对这部分进行特别解析,那话不多说,咱们直接开始!
蜘蛛侠纵横宇宙
这个系列电影并不同于观众们平时所看的“漫威风格”,而是突破了固有认知且在不同的宇宙之间寻找到新的故事起点。
所有一切,都与蜘蛛侠相关。
哦不,蜘蛛侠们相关。
老规矩,还是从叶秋臣的个人角度出发,来客观谈谈电影的优劣。
先说说《蜘蛛侠:纵横宇宙》的优点。
脑洞大开,海量彩蛋。
视觉效果极度炸裂,色彩运用和镜头转换的技巧简直绝了。
每一个画面都会令我感到惊喜,不同次元的碰撞也相当给力。
这个系列电影证实,只要足够用心,动画和漫画的结合同样能嗨翻全场。
所有衔接处的流畅度都做得非常高,技术上的值基本全拉满。
所有形态的蜘蛛侠,如洪水般涌向你的视野。
纸片的,乐高的,真人的,动画的。
用《口技》里的文字来形容,就是凡所应有,无所不有。
蜘蛛侠大战蜘蛛侠的场面真的很酷。
电影落幕后,很长时间我都没缓过来。
最好事先储备一点背景知识,否则看的时候容易眼花缭乱分不清你我他。
叶秋臣就感觉自己还有很多作业要补。
然后,谈谈个人观影的感受。
亲情是《蜘蛛侠》中永恒的主题。
意外成为锄强扶弱的超级英雄后,他们要面对的是孤独。
在困境里寻找自我。
每一个宇宙中都是如此。
这个图是《平行宇宙》的,但放在《纵横宇宙》里也没有违和感。
隐瞒身份,矛盾误会,层层叠加。
过去能够与之分享心情的家人,也没办法维持原来的位置和角色。
于是,蜘蛛侠们只能抱团取暖。
《蜘蛛侠:纵横宇宙》里,剧情讲述更多的是获得父亲的赞同和认可。
但我认为,若是为人父母后来看这部电影,对比单纯作为子女的身份来看,应该是全然不同的心境和体会吧。
父母们总以为自己可以帮孩子解决一切问题,但某一天突然发现自己的孩子长大了。
长大了,此处是一种略微被美化的表达。
潜台词是,他们或许不再那么需要你了。
父母自孩子出生开始,一直以来扮演的角色需要进行迅速转变,对于他们而言也是一次“成长”,更是困难度极高的挑战。
这个挑战,我认为一点也不比蜘蛛侠们拯救世界来得简单。
还记得在网上曾看过的某个评论,一个妈妈带着孩子去电影院看《蜘蛛侠:纵横宇宙》。
看完之后,小男孩觉得很炸很炫很好看。
而妈妈只是问了孩子一句话。
宝贝,如果你是蜘蛛侠,你会告诉妈妈吗?
这句话引发的深层次思考,比整个电影故事带给我的震撼都要大。
都说《蜘蛛侠》是在讲“认可”,这个认可其实并不是单向的,而是双向的。
除了蜘蛛侠要被家人和旁人认可之外,后者也需要得到前者的认可。
过程中,需要做到的无非就是老生常谈的两个字——取舍。
因为世事两难全。
这与影片中“救一个人OR救一个宇宙”的选择殊途同归。
电影中,有一场戏是在蜘蛛联盟里抓某个蜘蛛侠。
场面犹如蜘蛛乱炖,连叫名字都不知道指代的是谁。
头一次体会到了人多也不好办事的窘境。
“你好,我是蜘蛛侠。”
“谁不是呢?”
能够来到这栋楼的,都是蜘蛛侠。
但经历过失去的蜘蛛们,不懂那个想要改变游戏规则的小黑蜘蛛。
或许并非不懂,只是曾经也抗争过,但却失败了。
所以不想同胞们再走一遍无意义的老路。
这不难理解。
但“正义”本身是相对的,它只是某些人在某个情境下能够达到平衡的思维罢了。
在蜘蛛侠们看来,破坏平衡也是一种丧失“正义”的表现。
所以他们不问缘由,听凭老大安排,集体去抓捕思维不一致的小黑蜘蛛。
可小黑蜘蛛又错在哪了呢?
他们每一个蜘蛛侠,如果单放在自己的宇宙里去拍,谁又不曾是那个想要逆天改命的“小黑蜘蛛”呢?
所以,Gwen他们站了出来组了小队,想要帮助Miles。
这个大结局的安排,虽然是预告式的手法,但依然是有意义的。
最后,再聊聊《蜘蛛侠:纵横宇宙》的缺点。
有很多人说,这电影根本配不上豆瓣8.7的高分,完全是“光污染”。
蜘蛛侠纵横宇宙,未来两个迈尔斯很可能将经历一个从对立到合作的过程,非常期待明年《超越宇宙》的到来!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探秘猎奇网 » 蜘蛛侠纵横宇宙,剧情讲解